基本释义
基本 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。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。 鳞次:像鱼鳞那样依次排列。 栉比:像梳子齿那样密密地排着。 易错点 “栉”不可读作“jié”。
例 句
1. 在繁华的都市中,高楼大厦鳞次栉比,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城市画卷。 2. 沿海城市的码头边,停泊的船只鳞次栉比,显得异常繁忙。
成语故事
西周初期,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发展,人们为答谢社稷神佑,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,并创作了一首乐歌《诗经·周颂·良耜》。诗中写道:“获之挃挃,积之栗栗。其崇如墉,其比如栉。”这句诗的意思是,人们收获粮食非常艰难,堆积粮食时非常小心。粮食堆积得像高墙一样,排列得像梳子的齿一样整齐。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景象,也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感激之情。“其比如栉”后来衍生出成语“鳞次栉比”,“鳞”指鱼鳞;“栉”指梳子,篦子。“鳞次栉比”指像鱼鳞和梳齿那样挨个地紧靠着排列着。常用以形容建筑物或船只等密集和排列有序。也作“栉比鳞次”。
近反义词
近义词 星罗棋布 星罗云布 棋布星罗 密密麻麻 密密层层 反义词 参差不齐 稀稀落落 稀稀拉拉 杂乱无章
同义异形
词组 栉比鳞次 鳞次相比
出 处
东西鳞次,前后栉比。 宋·李焘·《续资治通鉴长编·真宗咸平四年》
引 证
1. 自长桥以至大街,鳞次栉比,春光皆馥也。 明·陈贞慧·《秋园杂佩·兰》 2. 每日东舷西舫,鳞次栉比,笙歌如沸,粉黛如云。 清·俞樾·《右台仙馆笔记》·卷一 3. 一间间茅屋鳞次栉比,有的被树篱围绕着。 近现代·泰戈尔·《泰戈尔作品全集》 4. 获之挃挃,积之栗栗。其崇如墉,其比如栉,以开百室。 西周·佚名·《诗经·周颂·良耜》 5. 万松岭在和宁门外孝仁坊西岭上,夹道栽松。今第宅内官民居,高高下下,鳞次栉比,多居于上。 宋·吴自牧·《梦粱录·岭》 6. 五坊左右,鳞次栉比,望衡对宇。 清·王韬·《淞隐漫录·桥北十七名花谱》 7. 前面果然有一座大庄院,树木茂密,隐约地可以看出鳞次栉比的瓦房。 现代·冯玉祥·《我的生活》·第六章 8. 我们爬上了布达拉宫的顶端。拉萨古城的鳞次栉比的庙宇、商店和民房,以及郊区的一些新建筑群,清晰可辨。 现代·李佳俊·《访修缮后的布达拉宫》 9. 万松岭,在和宁门外西岭上,旧夹道栽松……今第宅民居高高下下,鳞次栉比。 南宋·陈仁玉等·《(咸淳)临安志·山川七》 10. 墩台守望,虽鳞次栉比,而柳栅沙沟,冲突道侧,行旅患之。 明·蒋一葵·《长安客话·古榆关》 11. 李自成登上煤山的正中峰顶之后,向南纵目,从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到房屋鳞次栉比的南城和外城,从午门、端门、承天门、大明门、正阳门直到永定门,尽入眼底。 现代·姚雪垠·《李自成》·八卷一四章 12. 两岸屋宇,鳞次栉比。 现当代·徐迟·《汉水桥头》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诗词读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icidu.com/29c852f2ed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