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薪过万也难承受的“空调刺客”
高能耗空调背后的租房成本隐忧
毫不夸张地说一句,我们的命就是空调给的。
作者|老狐
来源|科技狐[ID:kejihutv]
封面图|Pixabay
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
前阵子,全国电动车整治新规给咱打工人心头加压,眼下租住环境中的“ 5 级能耗空调”也悄然加重了钱包负担。
近日有浙江租客吐槽房东安装的五级能效空调,由此引发了租客与房东之间的激烈讨论。
不少网友表示,这种空调使用成本过高:“一晚上 20 多度电,工资拿来吹空调都不够。”也有调侃称“一看见它心就凉了一半”。
进入夏季以来,持续高温推动空调销量上涨。据《中国经济网》报道,在今年“ 618 ”当天,部分线下门店高达七成的成交率都与空调相关。
对于租房者来说,电费已成为仅次于房租的重要开支。而影响电费的最关键因素,就是空调的能效等级。
在新国标实行之前,空调能效共分为 1 至 5 等级,数值越小能效越高。其中:
1 级能效比为 3.4 及以上
2 级为 3.2
5 级仅 2.6
以 1 匹空调、15 平方米房间为例,若按每度电 1.5 元计算:
1 级能效空调每月耗电约 200 多元
5 级能效则高达近 360 元
两者差价达 25% 之多。
除电费外,5 级能效空调还存在噪音大、制冷慢等问题,广受用户诟病。
如此高能耗设备早已被官方淘汰多年,但为何仍能在市场上看到其踪影?原因在于其低价。
主流品牌 1 级能效空调价格多在 2000 至 5000 元之间,而低质五级能效空调有的只需几百元即可购得。
国家早在 2009 年就已明令禁止销售五级能效空调,要求全面执行三级体系标准。
然而一些厂家却在营销上耍起了“障眼法”,例如首页展示一级能效标识,点击具体型号后才提示“五级能效”。
此外,二手市场还出现了“空调改头换面”的做法:通过贴新标签和表面翻新包装,将旧空调重新投放租赁市场牟利。
面对日益增长的电价负担,许多租房群体开始质疑——房东是否通过电费谋取不当利润?
在广州等地,商业电价约为 1.5 元/度,而民用电则为 0.58 至 0.88 元/度之间。
部分房东借“统一收取水电费”名义向租客额外加价收费,甚至采用峰谷电价变相抬高夜间使用成本。
而在全国就业人群中,月收入达到 1 万元的比例仅为 3.5%。多数打工人只能选择租金低廉、设施落后的房源。
租房生活不该成为“能效牺牲品”,市场的混乱局面也不应由消费者买单。
参考资料:
新周刊:空调刺客:月薪过万,交不起电费
北京青年报社:出租房专属?“五级能效空调”被吐槽 有商家网售低能效空调玩“猫腻”
长江日报:“不吹热死,吹了心疼死!”5级能效的空调啊,到底该拿你怎么办?
极目新闻:为何房东爱装5级能效空调?租房按1.5元/度收电费合理吗?